领军专访 | 院士创业,在新能源赛道“大展身手”
今天的科技领军专访
我们共同走进
苏州工业园区重大科技领军企业
苏州尚柔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起听公司创始人李永舫院士
讲述他在园区的创新创业之旅
过去60多年时间里,已经有三代太阳能电池发展出来。第一代是以晶体硅为基本材料的太阳能电池,是目前最成熟的主流商业电池;第二代是无机半导体薄膜太阳能电池;第三代为新型太阳能电池,主要包括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有机太阳能电池和量子点太阳能电池等。
相较而言,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具有制备成本低、光电转换效率高、可制备成柔性器件等优势,是目前最具产业化前景的新型薄膜太阳能电池。随着相关企业加大布局和开发力度,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产业化进程正在加速。
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具有轻、薄、柔的突出优点,与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应用领域互补,在建筑光伏一体化、分布式光伏系统、便携和可移动光伏能源系统、室内光伏等方面有重要应用前景,亟待开发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产品和实现商业化应用。
苏州尚柔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尚柔新能源”)就是这样一家致力于将柔性光伏产业化的企业,希望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做出贡献。
找准“锚点”,从技术转向生产力
孜孜不倦的求学与科研,循序渐进的创新与创业,是李永舫院士的不懈追求。
李永舫,高分子化学和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特聘教授。
他长期从事有机太阳能电池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光伏材料和器件的研究,曾两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奖项,发表论文900多篇,被SCI他人引用72000余次,H因子136。他领导的研究团队主持多个国家省部级课题,其中近三年主持与柔性太阳能电池相关的国家重大项目课题2项,拥有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
在他的手上,有两支指挥棒,一支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和苏州大学这两个“试验田”上开展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另一支则将原始创新成果带到“实战场”上进行技术成果产业化。
他曾说:“最大的愿望就是实现有机聚合物、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实际应用和商品化,那么我这一辈子的科研工作就没有白做。”
2023年,尚柔新能源落户苏州工业园区,这是李永舫院士首次带领团队创业,旨在实现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和柔性有机太阳能电池从开发产业化技术到应用到量产,各指标迈入世界领先水平。
创业就像是驾驶着一艘出海旅行的船,最感慨的一定是思考将航线指向何方的心路历程,这将决定这场旅行最终的目标。然而,创业又不完全像是旅行,因为很难有太多试错的机会。
谈到创业感想,李永舫院士表示:“如果用一个关键词概括的话,可以称作为‘锚点’。我们的‘锚点’就是‘柔性光伏让绿色能源的应用无限可能’,无论从技术还是从商业和政策角度,这就是我们这艘船航行的方向。”
先人一步,十年沉淀厚积薄发
早在十年前,李永舫院士即与苏州结缘。作为苏州大学特聘教授,他目睹了园区天翻地覆的变化,早已把园区当做自己的“第二故乡”。
在选择产业化场地的时候,李永舫院士就毫不犹豫选择了园区:“园区的产业政策、战略布局、营商环境、人才服务等方面,为科技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然园区最打动我的还是重视人才。园区愿意花时间下功夫去培育企业,有贴心的人才政策以及资源、资金等各方面配套支持,这样的营商环境能够让我放下心来大胆闯、大胆试。”
厚积薄发,动须相应。2014年,李永舫院士率领团队组建苏州大学先进光电材料重点实验室(尚柔新能源核心团队孵化基地),成为国内最早研究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团队之一,并在柔性钙钛矿领域关于柔性透明电极、各功能层制备工艺、先进封装技术等关键环节均取得了重大突破。
核心团队经过多年行业深耕,已经探索出了一套柔性钙钛矿光伏技术由实验室基础研究向产业化产品开发的最优技术路径,并已具备技术成果产业化基础。
目前,公司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技术已打破柔性钙钛矿器件的光电转化效率世界记录,产业化后将进一步引领柔性光伏发展。公司的核心产品研发也取得了迅速发展:
►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达到24.48%(当前世界纪录,已认证);
►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稳定性测试:3年衰减<5%;
►大面积(100平方厘米)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达到20%以上;
►3500平小试线建设中,预计2023年11月落成;中试商业化产线,预计2025年建成。
行稳致远,让绿色能源无处不在
当前光伏领域,刚性光伏产品还是主流方向,钙钛矿太阳能是一个充满前景但也是一个充分竞争的赛道。
“未来光伏产品的需求量是极其可观的,这就需要充分利用好太阳光源和空间场地,而纯刚性的产品受限于环境和应用场景并不能完全覆盖所有情况,这就给柔性的产品带来巨大的错位空间。”
谈到发展规划。李永舫院士的回答始终有着探索科研的大胆与自信。同时也秉持了钻研学术的求实与严谨:‘’对于公司未来发展,我们还是有着自己的阶段性规划,初期主要将产品应用于智能手环、电子书等便携式消费电子领域,中远期公司将着眼于柔性光伏贴膜、光伏电站等应用场景。‘’
技术创新能够为新能源行业带来新的机遇,如何去实现需要一步一个脚印。李永舫院士表示,我们相信柔性光伏能让绿色能源应用无限可能,我们有着自己的优势:“公司的核心团队拥有多年丰富的行业经验,已取得世界领先的重大原创性研究成果,实现了柔性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全面提升。同时,我们已经搭建了一整套柔性大面积光伏组件制备和分析设备,掌握了成熟的生产工艺。目前已与多家上市公司达成联合开发意向。”